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经济规模是产业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城市能级的提升,有助于城市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的增强。
亮眼的数据和高增长背后★★★,潍坊的增长动力从何而来?从数据来看,潍坊经济指标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制造业。
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按照GDP总量划分w66利兰国际,GDP在10000亿元以上的城市被称为“头部城市★”,在8000亿元至10000亿元的被称为“颈部城市★★★”。潍坊GDP突破8000亿元,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GDP破万亿水到渠成。
“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领头羊★★★。”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学研究员牛凤瑞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城市GDP总量登上新的台阶,表明城市的产业规模★、经济规模达到了新的高度,城市聚集要素的能力、对外辐射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和增强。
作为山东经济“第四大市★★”,潍坊是山东省内下一个GDP破万亿的“头号种子选手★”。
“中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的口号★,被重新叫响;“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金字招牌★★★,不断被擦亮★★★,潍坊这个万亿城市“种子选手★★★”再也藏不住了★。
2024年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山东共有3个制造业集群入围★,潍坊占其一,由潍坊牵头的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入选。而山东现有180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中,潍坊拥有17个,位列山东“第一方阵”。
2月6日,潍坊召开全市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上下发出了打好六大★★★“革新硬仗★★★”★★★、展现过硬担当的动员令★,对全年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
瞄准万亿目标,从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提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到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潍坊在冲刺万亿GDP城市的道路上★★★,蹄疾而步稳。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潍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和0.8个百分点。这表明投资者对潍坊经济和产业发展前景颇具信心。
截至目前,全国“万亿GDP俱乐部”已扩容至27席★★★,随之出现了“万亿城市绵延带”的说法,即省域内有三座以上的万亿城市★★。目前拥有3座万亿城市的山东★,被认为是接下来最有可能形成★“万亿城市绵延带”的省份之一★★★。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创建于1946年的潍柴,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是全球“灯塔工厂”。更为关键的是★★,潍柴还是山东省和潍坊市装备制造业“链主”企业★。以潍柴为“链主”★★,潍柴、歌尔、豪迈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链”起的潍坊动力装备产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瞄准进军万亿俱乐部目标,潍坊的经济近年来持续稳中有升,特别是2024年以来,潍坊经济一路突飞猛进——潍坊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潍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8000亿元w66利兰国际,达到8203.2亿元,居全省第四,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好于年初预期★★,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展现出城市发展的韧性★、活力和无限前景。
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潍坊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创新“打法”,包括加速推进现代设施农业★、持续提升农业开放水平★、发挥农业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化农业产业融合化发展以及科学合理统筹现代农业产业格局等,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正在潍坊不断探索出现★★、创新延伸★★,发展成果也在一一显现,潍坊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得以深度凸显。
具体到2024年★★★,潍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增速比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作为山东省第一农业大市和“三个模式”——“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的起源城市,潍坊领风气之先★★,推动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铸就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品牌。
数据显示★★★,当前潍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且在动力装备、元宇宙★★★、智能农机、磁技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引领发展导向★。分析认为,潍坊制造业的高增长稳住了潍坊经济的大盘★★,也反映出潍坊高端化优结构、智能化抓数改、绿色化转方式、集群化强链条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在不出现重大经济环境变化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GDP从8000亿元跃升至10000亿元,通常用时在3~5年。具体到潍坊,从近年来经济曲线年以来经济增长态势来看★★★,潍坊冲刺万亿经济体量的基础愈发牢固。
此外★★,潍坊还不遗余力招引人才、链接高校与科研机构,实施校地合作“双百行动”,推动高校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加速向潍坊集聚★★★,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转化★★★。以计算机、医药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对潍坊增加值贡献率不断加大,为潍坊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座城市GDP要是达到8000亿元,就到了万亿的门槛,如果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GDP突破万亿水到渠成。”牛凤瑞说。
“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是潍坊2024年的“主要任务★★”★,在2024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全年5.5%的GDP增长目标。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潍坊超额完成了这一既定增长目标。
潍坊是“农圣”贾思勰的故里、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还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2020年,潍坊农业总产值首过千亿,到2023年已达到1289.15亿元。
工业稳则经济稳★★★,产业链强则经济强。据了解,潍坊目前正积极构建★★“9+3+N”产业体系,深耕重点产业★,即把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相对完善,已有一定规模的动力装备等9条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把已有一定基础★★,形成部分竞争优势,且市场空间广阔、内生动力强的工业母机等3条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4名市级领导担任产业链★“召集人”,形成“链长”总协调总指挥、召集人统筹调度、牵头部门日常推进、工信部门业务支撑的工作运行机制★★★。
这得益于潍坊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在潍坊“9+3+N”的产业链规划中★★,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工业母机、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成为潍坊经济新的增长极。
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潍坊处于济南和青岛两大都市圈之间的轴线上,经济“增长比较稳健★★★,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制造业有比较优势,且在产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早有布局,如果能够汇集更多的人才、资本等优势资源要素,GDP在未来3~5年内过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也就是说,城市能级的提升★★★,可以使城市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增强城市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曾刚表示。在他看来,GDP规模大幅上升★★,意味着城市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条件好,城市能级的提升为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历史上,潍坊就是有名的手工业城市,风筝制作工艺之精湛世界知名★★,清乾隆年间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1904年潍县开埠,作为胶济铁路线上中心点,潍坊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潍坊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市,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国1%。
2024年潍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58★★.7亿元,可比价增速4★.4%★,总量居全省第一★,增幅居全省第二。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国★,相比27个万亿城市,潍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以排到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增速仅次于上海★,同样排名第二位。而重庆和上海,均为省级行政区。
近日★,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农网”公示的“2024年的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和“中国农业合作社500强★★”,潍坊入围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潍坊寿光年产蔬菜450万吨,销往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以及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潍坊现代农业雄厚实力的现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县域经济发达,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潍坊有寿光、诸城两个县级市进入工业百强县。其中★★,寿光前进了26位★★★,成为进步最大的工业百强县。这些工业强县产业优势十分突出★,为潍坊冲刺万亿城市提供了强大助力。
截至目前,潍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96家,拥有内燃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近千家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60%,高于全省8★★★.17个百分点★。其中,潍坊元宇宙产业集群迈入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工业母机成为全省“三核”之一,代表性企业发展动能澎湃★。
企业是工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的活力决定了城市经济的活力。歌尔是潍坊元宇宙领军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就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实现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62%;豪迈科技前瞻切入工业母机新赛道,半年报显示,豪迈科技上半年营收超过41亿元★★★,同比增加16.9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加23.93%。
回顾历史,全国第1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1台微型计算机★★、第1台程控交换机都出自潍坊★。潍坊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连续四年突破万亿,有“中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之誉。
提起山东潍坊,人们最为熟悉的可能是其★★★“世界风筝之都★”的名头,但地处山东半岛几何中心★★,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潍坊★★,更是一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兼具明显优势的“硬核★★”城市★★,同时也是“万亿俱乐部”的“种子选手”。
2021年潍坊的GDP实现经济两级跨越,直接跳过6000亿元★,GDP总量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7010.6亿元★★★。2023年,潍坊GDP达7606.01亿元★★★,排名全国第35位。2024年潍坊GDP达8203.2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增速超出全国0★.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领跑山东省内GDP体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强市。
潍坊还是一座盛产“隐形冠军★”的城市。数据显示★★,潍坊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7家,省级1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5家,★★★“瞪羚”企业207家★,“独角兽★”企业2家★★。这些专注细分市场企业,共同构筑起了潍坊经济蓬勃向“新”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