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支持范围。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领域、重点聚焦链主企业、强链延链补链企业等,发挥投资基金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引导项目、人才、资金集聚济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市贸促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招商新形势★★,优化招商体制机制★★★,突出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招商工作统筹★★★,创新招商方式方法,重点抓好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全力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项目,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济宁市贸促会始终把产业链招商作为核心抓手,坚持把招商建在产业链上★,联合制造强市指挥部召开了产业链招商对接会★,建立了联动会商、融合发力的工作机制★,确保产业研究成果与招商重点方向精准衔接。制定了《济宁市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围绕19条核心产业链逐链绘制了招商图谱。深入县市区开展产业调研,做好产业项目策划包装,编制完成了《2024年招商推介项目库》,入库项目150多个★。梳理《产业链头部企业清单》和《产业链目标企业》两个清单,编制以“231★★”产业为主的《系列专题招商手册》,聚焦57家“链主★★★”企业、416个产业链生成项目和920余家目标招引企业,坚持市县联合、精准攻坚突破。围绕已落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会同有关县市区形成了宁德时代、日本小松、长城重工★、莱赛尔产业链招商方案★★,实施靶向招引。其中★★★,围绕莱赛尔产业链★★,市县联合走访对接了福建新华源★★★、苏州京奕集团、江苏五誉兴、魏桥集团等15家下游重点企业,重点推动目标企业福建新华源纺纱项目★★;围绕宁德时代产业链,梳理了39家核心供应链企业作为重点招引对象,正在对接推进宁德时代配套负极材料项目★★;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聚焦能源电子、低空经济★★、智能终端、跨境电商等产业链★★,在深圳举办了数字经济招商恳谈会★★,策划推介了23个载体平台类和25个产业链合作类项目★。微山县、梁山县、金乡县、济宁经开区、邹城市等县市区分别围绕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产业举办了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初步统计★,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19条核心产业链项目占比近80%。
围绕19条核心产业链★★★,联动57家“链主★★”企业★★★,紧贴企业需求★★,政企联合精准攻坚突破★★★,着力引进产业链关联企业及关键环节配套项目。聚焦宁德时代上下游★★,特别是39家供应链核心伙伴企业★,持续开展招商对接★★★;围绕莱赛尔上下游,做好与赛得利集团战略合作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招引★★,重点针对产业链上游溶剂材料企业★★★,下游纺纱★★★、面料★、无纺布三大方向目标企业★★★,谋划开展项目合作。高度重视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布局新项目,支持鼓励现有企业开展增资扩股招商★★。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在杭州★★、北京、深圳举办了4次专题产业招商推介会。各县市区围绕各自优势主导产业,举办产业招商对接活动30余次★★,集中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
三、优化提升产业生态。实行企业问题诉求★★“直通车★★”制度,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调研服务专项行动★,问题诉求实行台账入库、分、限期销号★★★、闭环管理。提升要素保障效率,加大力度统筹解决人才、土地★★★、能源等方面要素制约。今年以来★★,协助攀登企业招引各类人才2★.29万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如何创新财金联动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对基金赋能招商引资工作意义非凡★★★。就这项工作★★★,我们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2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重点产业产业链招商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探索应用场景招商。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通过发布城市机遇清单、能力清单和需求清单,打造一批我市优质应用场景,吸引企业和投资者主动“入场”,招引前沿项目。
下一步,市贸促会将持续强化产业链招商★,发挥好太阳纸业★★★、华勤橡胶、恒信煤化★、鲁抗医药等本地龙头企业的招商带动作用★★,依托宁德时代、莱赛尔纤维、小松智能制造等落地的龙头项目,顺藤摸瓜,补齐上下游、整合左右岸,着力引进产业链关联企业及关键环节配套项目。
基金招商是产业链招商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请介绍一下我市在基金招商工作方面有哪些探索★★★?
产业链招商是加快优势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请介绍一下2024年我市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情况。
四★、加强产业培育。深入实施集成电路“强芯”★、机器人“补链”、智能终端“扩量★★”、软件“三名”★★、汽车电子“支撑”等十大工程,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动能★。近期,济宁市还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一、持续做强产业链条。聚焦“231”产业集群★★★,梳理形成了19条核心产业链建设规划,邀请高端智库研究论证★★;编制产业链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研发机构★★“三张清单★★”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分布图,“一链一策”谋划生成了416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现已开工139个、竣工25个★。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山能智慧制造园区、莱赛尔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强力引领济宁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19条核心产业链★,逐链开展“共链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融通、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已举办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石墨烯等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对接活动34场★★。发挥“链主”企业带动效应,目前已推动全市4家企业直接或间接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局将继续加大数字经济招商力度★★,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场景招商机会,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项目落地济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数字动能★★★。
1★★★、做实园区招商。指导县市区联动开发区、园区依托丰富的标准化厂房资源,大力推行★“标准化厂房+招商★”新模式★★★,以标准化厂房为资产,通过参股合资等方式与拟招引企业合作,实现项目落地。
下一步★★★,济宁市财政局将以政府投资基金为抓手,持续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积极对接国家、省级基金公司和头部知名投资机构★,通过基金招商,以投促引、投贷联动,支持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
今年以来,济宁市贸促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适应招商工作新形势★★★,不断健全完善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打好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组合拳”,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11月份★★★,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47个,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加速推进,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开工建设★。
三★★、创新支持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基金配套产业链”的招商新路径★,以“一产业一基金”为原则,加快与链主产业或产业投资方共同组建产业链参股基金★★★,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延链补链强链★★,达到精准招商的目的★★★。
积极对接国家★★★、省头部基金机构和市场化的知名投资机构,以资本撬动其丰富的股东资源及待投项目资源,以投促引招引优质项目落地。按照市县一体联动发展原则★★★,支持县市区成立县级招商基金,市县联合筛选并投资各县市区招商引资优质项目★,助力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围绕我市链主企业招引的重大产业链项目,创新“基金+链主企业”的投资模式,赋能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一、明确招商重点。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牵头,制定了《济宁市2024年数字经济产业招商工作方案》,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基础设施等五大领域,开展产业链分析研究,明确重点招商方向★★★、重点目标企业和重点承接县市区,开展精准招商对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制造强市“首位战略★★”不动摇,以培育打造★“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优化产业生态,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根基。
二★★、加大推介力度。积极组织专题招商推介,形成数字经济招商浓厚氛围。5月30日,在深圳举办了2024济宁(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招商恳谈会★★,对能源电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4个数字经济产业以及工业智造、智慧港航、智慧文旅、跨境电商等4个数实融合产业进行了重点推介★★★。
二★、充分激发产业活力。逐年制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以集群产值、企业数量、研发投入等要素为标准,梳理筛选规模效益明显、具有县域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进行精准培育。2022年以来,我市新增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1位,邹城市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兖州区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济宁市智能机械装备产业集群、济宁市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9个、省特色产业集群10个,充分彰显了我市产业发展的特色、亮色★。
3★★★、推进贸促投促融合招商。聚焦以贸促投★★,贸促和投促双向互动、融合发力,借助上海进博会、北京第二届链博会等贸促展会、活动平台,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精准对接优质产业项目★。用好贸促系统服务企业网,做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计划★”,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加速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链上企业协作配套,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实现共链共兴★★★、融通发展,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和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请问围绕数字经济招商★,济宁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规范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探索基金赋能招商引资工作新模式,研究制定了《济宁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助力我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招商方式。借鉴合肥、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实施数字经济场景招商★★★,变“给政策★★”为“给机会★★★”★,梳理了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内河智慧航运★★、数字文旅★★★、数据标注★★、数据交易★、算力中心★★★、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等8个数字经济场景招商机会,12月6日,在深圳举办的★“聚力同行 智造未来”2024济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对接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进行了发布★。
产业链布局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请问我市在推进重点产业链集聚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会议★★★,出台了《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方案》,掀起了全市上下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热潮。对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形成了“1个办公室+2个工作组+15个招商专班”的★★★“1215”工作体系,着力构建“招商部门统筹+县市区主责+要素保障部门服务”的大招商格局。市指挥部层面重点强化安排部署★、大项目推进,建立了重要指标、亮点成效、经验做法等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各县市区也都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指挥部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市县一体的招商合力。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成立了数字强市建设指挥部,实施集成电路★★“强芯”等十大工程,全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招商方面,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